中國古代三大石窟建于哪個朝代(中國古代三大石窟分別是)

三大石窟建于什么年代?

中國著名的三大石窟是云岡石窟、龍門石窟和莫高窟。

中國的三大石窟分別開鑿于:

一、敦煌莫高窟

開鑿于符秦建元二年(公元三六六年,東晉名畫家顧愷之活躍的時期),有沙門樂僔西游到了敦煌,其后又有來自東方的法良禪師,先后各造了相鄰近的佛龕。這是莫高窟的開始,但現在都已不存在了。

二、龍門石窟

開鑿于公元493年,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。歷經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、北宋諸朝,開鑿時間長達四百多年。據統計,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00多個,造像十萬余尊,碑刻題記2800多塊,佛塔70余座。

三、云崗石窟

據文獻記載,開鑿于北魏和平年間(公元460年至465年),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,在京城(平城,今大同市)西郊武周塞,開鑿石窟五所,現存云岡第16窟至20窟,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“曇曜五窟”。

Time:1:35?CeciliaiPhone11ProVlog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筑形式。佛教提倡遁世隱修,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嶺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,以便修行之用。中國佛教石窟大約始鑿于公元3世紀,盛行于5-8世紀,16世紀以后開鑿的數量就較少了?,F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(古代的西域)、甘肅西部(古代河西地區)、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,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。中國四大石窟,甘肅敦煌、山西大同、河南洛陽、甘肅天水,坐落著中國的四大石窟。它們依石而建,因石不同。除了甘肅天水,其他的石窟于近兩年都專門去拜訪過。就中國三大石窟,想在這里做個總結。

敦煌

莫高窟

地質:礫巖。在這片巖壁上,主要是第四紀時形成的礫巖。公元366年,敦煌來了一位云游的樂僔和尚,他在敦煌城南偶然望見遠處的三危山上泛起萬丈佛光(現在有人認為是海市蜃樓,當時那里是植被茂密的大泉河河谷),決定在這里鑿一座佛窟。莫高窟的藝術是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吸收了印度文化、希臘文化、波斯文化和中亞地區的文化而融匯成的多元文化藝術寶庫。敦煌藝術雖然與佛教的宣揚有極大關系,圖像和塑像呈現的也是凈土、佛和菩薩,但實則不離真實的世俗生活,呈現了人們對于理想世界的憧憬。另外,敦煌以豐富多彩的壁畫為主,這一點上是另外兩座石窟無法企及的。莫高窟全景圖。莫高窟坐西朝東,正對著三危山。(圖片來源于網上)看莫高窟,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,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。國內旅游景點能驚艷到我的并不多,莫高窟,應該可以驚艷很多人。歷來在莫高窟周邊的各種政治勢力互相之間打得你死我活,卻都愿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。站在這里有如站在了中國歷史中,幾朝幾代都在這里找的到印記。莫高窟主要看壁畫。深線粗畫,立體感強,大部分還裸著上身,余留著恒河岸邊的熱氣。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《維摩詰經變圖》。隋代,一個叫維摩詰的居士與文殊菩薩辯論的場景,壁畫上已經找不到苦行,只有華麗。大部分壁畫描繪了一種簡明的理想:啟示人們只要念佛就能一起進入美好的凈土。壁畫內容豐富,感受到當時工匠決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顏料,也決不吝惜自己的光陰和生命,把墻壁上的每一點空間,每一寸的空隙,都填得滿滿的。
《維摩詰經變圖》莫高窟也幾度被傷害過。首先就是大家熟悉的王道士,把17窟的經書低價(30英鎊)賣給了英籍匈牙利考古學家斯坦因;其次,美國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個人,拓走了部分壁畫,現主要存于哈佛藝術博物館和波士頓美術博物館。另外,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莫高窟曾經成為白俄士兵的滯留地。那些士兵在洞窟里支起了鍋灶,生火做飯,黑煙和油污覆蓋了大批壁畫和雕塑。他們還用木棒蘸著黑漆,在壁畫上亂涂亂畫。

大同

云岡石窟

地質:細砂巖。侏羅紀時形成,它的結構相對細膩均勻,可以直接作為雕塑表層,而不需要用泥來代替。公元460年,北魏鮮卑族文成帝決定在都城平城(今大同)西郊的武周山南麓,集皇家之力開始鑿窟。這里也是個河谷。十里河(現已改道)的下切與地殼的抬升在這里形成了自然斷崖,可以直接利用。而且此處既依山傍水,又緊鄰交通要道,非常利于皇家和民眾的禮拜。

云岡石窟全景圖(拍攝于2003年),可以看到它開鑿在自然斷崖上。(圖/圖蟲·創意)

云岡石窟建于公元五世紀北魏時代,純粹是沿武周山整體開鑿的。云岡石窟創建于公元450年,北魏文成帝令沙門統曇曜開鑿5個大石窟(第16-20窟),稱為曇曜五窟?!皶谊孜蹇摺笔窃茖叩囊黄诠こ?,據說是要顯示北魏皇帝權力的無限。而5個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來佛像,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。云岡石窟正門第五窟和第六窟,大佛洞和釋迦佛洞,均為室內的塔廟窟類型??叻智昂笫?,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,高17米,是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。由于大同冬天較長,風力大濕氣重,再加上游客眾多,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用手觸摸等接觸,均對佛像產生侵蝕作用,所以近年已經對第5窟加強保護。第五窟和第六窟,大佛洞和釋迦佛洞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窟為一組,第十九窟是中心窟,開鑿時間最早。第十八窟設計嚴謹,布局完整,北壁主佛像高15.5米,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、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。同時,此像也是大同的名片。和莫高窟比,這里的佛像明顯壯觀于莫高窟的佛像太多,更大氣一些。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窟

洛陽

龍門石窟

地質:碳酸鹽巖。距今20萬年前,地質運動將寒武紀時形成的碳酸鹽巖“拱”成了龍門山。因為碳酸鹽巖易被水溶蝕,山中有不少喀斯特溶洞。它們縱橫交錯,愈加發展,最終裂出一道峽谷,將山體切割開來,傳說禹曾在此疏通伊河,最終成就了今日的景象。云岡石窟才開鑿34年,北魏孝文帝就為了控制中原,將都城遷到了洛陽。公元500年,其子宣武帝下令,在新都城開鑿石窟。他選擇了洛陽一處神奇的地方,叫作“伊闕”。闕是古代宮殿門前兩邊的樓,而這里,龍門山與香山夾著伊河,仿佛鎮守領地的大門。左為香山,右為龍門山(圖片來源于網上)這里有碳酸鹽巖,說明在古老的寒武紀時期,此處可能是一片海洋。這些石頭穿過了億萬年,在這里被千年前的人們雕刻。云岡石窟同樣也是皇家石窟,但僅僅歷經北魏一朝皇室大規模營修,而龍門石窟則歷經北魏、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明、清等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余年,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。龍門石窟的標志景象,盧舍那大佛(唐)。盧舍那大佛,是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的佛像。龍門石窟對韓國石窟庵、日本奈良東大寺盧舍那佛均產生重大影響。日本奈良東大寺內部亦供奉“盧舍那大佛”。盧舍那大佛(據說仿武則天面容所制,確實在所有佛像中更女性化一些)

天王
大力
賓陽中洞,被稱為皇家第一窟。這里是北魏玄武帝為他的父親孝文帝所開鑿的功德窟。從公元500年到523年,根據史料記載,此窟共計使用人工802366人天。也就是說當年在這么一個洞窟中,每天同時有90多人在工作,這樣持續了24年。
賓陽中洞的石刻呈現出大氣的細膩精美。究其原因,還要從材料本身考慮。龍門石窟的山體,其石質屬于寒武系石灰巖和白云巖,這里的石料非常的細膩,其密度較云岡的變質巖高,但硬度較云岡低。所以特別適宜雕刻精細的花紋,而且又不容易風化。朝花夕拾杯中酒
寂寞的人在風雨后
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
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
千萬條路你千萬莫回頭
蒼茫的風雨你何處游
讓長江之水天際流風雪連天萬戶侯
蓮花寶座伸出蘭花手
妙語解開心中事
幾家拜我幾家愁(張曉松,馮曉泉《中華民謠》)

版權聲明
а√最新版天堂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