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有哪些(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大全)

  本文主要給大家分享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相關知識點,并且針對于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的相關問題,做了全面解答。若是本文無法幫助到大家也可以在本站進行搜索,總能夠找到符合文友的內容與答案。

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

  當下,我們不得不重新面對那個古老的哲學命題:人與自然到底該如何相處?這一話題是否會成為今年高考作文的考點,我們不得而知,但是它的熱度絕對很高。為此,特意整理了一批素材,現在分享給大家。

  名言警句

01. 只有服從大自然,才能戰勝大自然?!_爾文[英國生物學家]

  02. 只有順從自然,才能駕馭自然?!喔鵞英國哲學家]

  03.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,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?!旯鸞法國作家]

  04. 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,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?!实豙印度政治家]

  05.我們不要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,每一次這樣的勝利,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?!鞲袼?/p>

  06. 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,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?!堵摵蠂h境方案》

  07. 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,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?!诟駹朳德國哲學家]

  08.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,就是人類從不吸取歷史教訓?!诟駹朳德國哲學家]

  09.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?!献樱ň渥哟笠馐侵?,天地人皆以自然為歸依。)

  10. 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?!髯樱ù笞匀坏倪\行有其自身規律,它不會因為堯帝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變。)

  11.天有其時,地有其財,人有其治,夫是之謂能參?!髯樱ㄌ煊兴臅r變化,地有豐饒資源,人有正確的治理方法,這就是和諧相處之道。)

  12. 數罟不入洿池,魚鱉不可勝食也。斧斤以時入山林,林木不可勝用也?!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〝殿筟cùgǔ]:細密的網;洿[wū]:深。細密的魚網不入池塘,那魚鱉水產就吃不完;砍伐林木有定時,那木材便用不盡。)

  13. 天不言而四時行,地不語而百物生?!畎住渡习仓菖衢L史書》

  精彩語段

01. 人類對自然的任何傷害最終都會傷及人類自身,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。如果人類非要與自然為敵,那么就應了董卿的那句話——“槍響之后沒有贏家?!?/p>

  02. 人類必須順從自然,而不可違逆自然。反對逆天而行,主張天人一體,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宗旨。如果把人創造的文化比喻為一株參天大樹,是自然提供了大樹賴以生長的陽光、雨露和土壤。對此當念茲在茲。

  03.錦繡中華大地,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,孕育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,造就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。

  04. 掌握了核裂變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工程等尖端技術的今人,似乎可以得心應手地“改造自然”,但“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,每一次這樣的勝利,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?!?/p>

  05. 在極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中,人類逐漸脫穎而出成為萬物的靈長,但是無論如何進化,人類都不可能超脫自然而獨立存在,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,不能自詡為自然的主宰者,而是要尊重順從自然、敬畏熱愛自然,維系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諧關系。

  06. 野生動物在生態環境中有其存在的位置和功能,作為同等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員,人類對其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護。與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自然萬物和諧共處,才是生態文明時代應有的美好場景。

  07. 正是由于野生動物的存在,才使我們的地球生機勃勃,我們才可以聽到鳥鳴深澗,才可以看到魚游淺底,。自然生態是一個完整的鏈條,人類只是這個鏈條中的一環。無論哪一環受損,整個鏈條都面臨斷裂的風險。所以說,愛護野生動物就是愛護我們自己。

  08.理性的人類應當深懷敬畏,敬畏自然,敬畏生命,效法自然,善待自然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,視萬物為友朋,引人類為同胞。

  09. 曾經,捕食野生動物,是遠古時代人類發源之初的生存法則。如今,當科技和文明足以劃分出危險與安全,倫理與共生之后,對于野生動物的餐桌需求,更多充滿了無知與傲慢。如同小說《三體》里所說,“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,傲慢才是?!?/p>

  10.人類技術的進步,近幾十年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,當面對地震、颶風、海嘯、森林大火時,卻只能仰天長嘆。對地球而言,自然災害只是一個青春痘、一個噴嚏,但對人類而言,卻是塌天之禍。在這個星球上,自然法則永遠稱霸一切,人類不過是種渺小的存在。

  11. 縱然人類的科技和文明,足以在面對每一次的疫情時不再慌張,但未知永遠存在。常存敬畏,便為有福;心存傲慢,必招禍患。

  12. 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物質生活再富足,若沒有“看得見山,望得見水,記得住鄉愁”的環境,一切都將索然無味。

  13. 山巒層林盡染,平原藍綠交融,城鄉鳥語花香——這樣的自然美景,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托。殺雞取卵、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,順應自然、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。

  14.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責無旁貸的義務,我們應該做維護和踐行公益的倡導者,而不是毫無關聯的旁觀者,或是反道而行的破壞者。我們或許做不了非常大的影響和改變,但是我們生活的點滴舉動都是一份力量。選擇棉麻等自然質地的服裝,外出自帶水杯,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,選擇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,隨手關閉電源電器,節約用電……

  15.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建設生態文明,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。讓我們從自己、從現在做起,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。

  事例素材

1. 亞馬遜森林大火

 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,它產生的氧氣占到全球氧氣總量的10%,因而被稱作“地球之肺”。

  然而,這個“地球之肺”正在一天天萎縮。

  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種,當地的人們砍伐樹木,并且燃燒樹枝來滋養土地,因而導致火災頻發。

  僅僅從2019年1月到8月之間,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森林火災就超過7.2萬起,有1330平方英里的雨林隨之消失。

  大火還導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顯飆升,不僅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威脅,還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,一系列連帶后果不堪設想。

 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,說白了還是人類的貪欲,人類無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,已經讓地球不堪重負。

  如圣雄甘地所言,“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,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?!?/p>

  2. 北極熊面臨滅絕

  因為全球氣候變暖,北極海冰不斷融化。研究顯示:在過去40年里,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。

  四處覓食的北極熊,因為找不到海冰來休息,不得不一次次地擴大游泳距離,因而有大量北極熊被活活溺死或餓死。

  北極熊是一種極善游泳的生物,卻落得這般下場,真是充滿諷刺意味。

  科學家預測,由于這個原因,北極熊可能在未來20年迎來滅絕。

  不僅是北極熊,如果我們再不加以節制,再不采取一些行動,全球變暖將不斷加劇,下一個面臨滅絕的或許就是人類。

  這不是危言聳聽,也不是科學家的杞人憂天,而是可以預見的未來。

  3. 長江無魚

  2020新年伊始,一條不幸的消息傳來:我國的淡水魚之王“長江白鱘”宣告滅絕!

  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,它曾經滋養庇佑了無數生靈。

  但是在今天,高強度的捕撈使得許多魚類種群茍延殘喘,再加上筑壩、航運、沿岸開發、環境污染、填土挖沙……水下生物的生存變得前所未有的艱難。

  有關專家表示,用目前世界通用的“生物完整性指數”來考量,長江已經到了“no fish”(無魚)的程度,這是最差的一個等級了。

  為了保護長江生態,拯救更多的珍貴物種,讓它們不再重蹈“白鱘”的覆轍,自2020年元旦起,長江流域實施了“十年禁漁”計劃。

  我們將用10年的時間,讓長江來一次休養生息、生態修補。

  保護和發展總是一對矛盾的關系。過去我們迫切需要發展的時候,長江連同整個生態系統都做出了很大程度的犧牲,如今是時候將保護置于發展之前了。

  4. 中國綠化領跑世界

  2018年,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:

  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葉面積中,約1/4來自中國,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。

  盡管從自然條件來看,我國綠化并沒有先天優勢,但是中國人民經過數十年的堅持不懈,人人出力,日積月累,綠色正一寸寸地在廣袤國土上延展。

  眾人拾柴火焰高,眾人植樹樹成林。人人都盡一份力,碧水藍天、綠意盎然的美麗中國指日可待。

  5. 加強立法,禁絕野味

  2020年2月24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最新決定,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、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。

  疫情兇猛,希望它能成為一堂公共安全公開課,讓公眾明確認識到貪吃野味的危險。

  我們不僅需要加強立法和執法,也需要媒體和大眾的鼓與呼,將一些人從愚昧中叫醒,對自己負責,對他人負責。

  用多數人的生命為少數人的無知埋單,這個代價太過高昂。遵規守法,管住嘴巴,從這個春天開始!

  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就分享到這里吧!感謝文友花費時間閱讀本站內容,有關于更合適多關于敬畏自然的名言名句的信息,可以通過本站搜索功能進行查找,相信能夠找到更全面的信息。

版權聲明
а√最新版天堂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