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天祥祠正氣歌是誰刻的 文天祥正氣歌簡介

文天祥祠正氣歌是誰刻的

文天祥祠,又稱文丞相祠,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,是明清兩代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,其舊址為文天祥被囚于大都(今北京)時的土牢。始建于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于1984年對外開放。 文天祥祠前院東墻上有明代書法家文征明所書《正氣歌》的刻石、明《宋文丞相傳》石碑、清《重修碑記》石碑及《宋文丞相國公像》碑。

延伸閱讀

側身天地成孤注,滿目河山寄一舟的意思

側身天地成孤注,滿目河山寄一舟的意思是:文天祥側身在天地間成了孤獨的砥柱,滿目山河只寄托在一葉孤舟。

原詩如下:

溫州江中孤嶼謁文丞相祠

清-阮元

獨向江心挽倒流,忠臣投死入東甌。

側身天地成孤注,滿目河山寄一舟。

朱鳥西臺人盡哭,紅羊南海劫初收。

可憐此嶼無多土,曾抵杭州與汴州。

張恨水詩詞

采桑子 拜文丞相祠

[當代] 張恨水

英雄不作尋常死,死也驚人。

死也驚人。

君看南朝尚有人。

庭槐葉葉都南向,解得誰人。

解得誰人。

獨立空庭憶古人。

文丞相祠表達的思想感情

文丞相祠位于北京東城府學胡同63號,是為紀念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而建的,北京文丞相祠。這里表達了作者的愛國熱情

3個北京胡同中的名人名居

文丞相胡同的名稱是由文天祥的祠堂而來的。文丞相祠的東墻在文丞相胡同,大門在府學胡同,是為紀念南宋的抗元將領文天祥而建立的。建祠的時間是大明王朝洪武九(公元1376年),建祠的地點是當年文天祥被囚的地方。

  北京的胡同名稱,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,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來命名。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,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,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、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、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、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、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,后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、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。

  文丞相胡同、張自忠路、趙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稱都是人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,從而明顯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慕。

  北京的名人故居,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兩處:宋慶齡故居,郭沫若故居。

  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1處:魯迅故居、毛澤東故居、李大釗故居、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地、朱彝尊故居(順德會館)、康有為故居、梅蘭芳故居、程硯秋故居、齊白石故居、老舍故居、茅盾故居。

  齊白石早年先后在北京住過幾個地方,如城南的龍泉寺,宣武門內的石燈庵等處。但他居住時間最長的是西城區辟才胡同內的跨車胡同13號院。從他50歲直到逝世,一直住在這個小院。這里不但是他的私人房產,而且他在此居住期間,創作了大量的藝術作品,并在此接待過許多國內外知名人士和藝術家。把此宅定為他的故居,才是無可爭議的。

  類似的情況還有老舍故居,據舒乙說,老舍先生在北京居住過的地方有十處,工作和接觸過的地方更多。但最能反映他的生活和創作的地方是小楊家胡同和富強胡同,因此把前者定為老舍舊居,把后者定為故居,是比較合適的。

版權聲明
а√最新版天堂资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