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人怎樣罵人(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?)

網友提問:

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?

優質回答:

罵人的話五花八門,各地的罵法有差別,中外有差別,普通人罵人不外乎三種:一是赤裸裸的罵,主題詞集中在襠部;一是人格人身的攻擊,用羞辱、貶損、挖苦、輕蔑類的語言,表達對他人輕視、不滿或憤怒等情緒;三是一種習慣的語言表達方式,嬉笑怒罵,不帶著臟字就不會說話,這種罵人有時沒有明確的指向。文人罵人多數沒有那樣赤裸裸,說得好聽一點是文雅。歷史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很多,簡單舉幾例。

蘇東坡不但是著名的文人,也是損人罵人的高手。一次他到一座寺廟,知道這里的和尚品行不端,不免心生輕蔑;和尚對他卻百般殷勤,最后請求題字留念,蘇東坡揮筆寫了一幅對聯:

日落香殘,去了凡心一點;

火盡爐寒,來把意馬牢拴。

和尚為抬高身價,自作高雅,把對聯貼在柱子上,一些文人看了捧腹大笑。

這是一幅謎聯,上聯意為“禿”字,下聯意為“驢”字,合起來就是“禿驢”。

明代大才子解縉,自幼聰明過人,他家與曹尚書住對門,曹尚書知道他聰明,就想見識一下,解縉被請進曹府,曹尚書見他穿著一件淺綠色棉襖,隨口說道:“井里青蛙著綠襖”,解縉被曹尚書辱為青蛙,心中不滿,他見曹尚書穿著紅色的朝袍,便回敬道:“鍋中螃蟹穿紅袍”,他把對方比作螃蟹了,兩人扯平了,不禁開懷大笑。

清代的紀昀學問高深,罵人不帶臟字?!肚宄笆反笥^》記載,和珅在宰相府內修建一座涼亭,請紀昀題一幅亭額,紀昀便題了“竹苞”二字。典出《詩經·小雅·斯干》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”,人們常用“竹苞松茂”來頌揚華屋落成,家族興旺。

紀昀題了前兩字,和珅非常高興,就高高掛在涼亭上。一次,乾隆臨幸和珅宅第,見到紀昀題字,知道是在捉弄和珅。便笑著對和珅說:“紀昀是在罵你們一家‘個個草包’呢?!?“竹苞”拆開就是個個草包。

現實中,一些學者的罵人不帶臟字。有一個學院的老師,其中兩位不對付,開會就抬杠爭吵,一位總是指責對方“粗魯”,被罵粗魯的人認為這是自己的奇恥大辱,粗魯就是粗暴魯莽,不像一個文人,沒有文質彬彬的樣子。

士可殺不可辱??!一次,他又被罵粗魯,這回真急了:“老罵我粗魯,今天我就粗魯一回!”只聽“啪”的一聲,對方挨了重重的一巴掌!眾人愕然。不信吧,兔子急了還咬人呢。

在聽過的報告中,有的教授罵人沒有文化就說“淺薄”,“淺薄的見解”、“淺薄的觀點”,帶著輕視的語氣和表情。曾有一位教授卻相反,“我從來不說別人淺薄,不說別人沒水平,都是贊美表揚地說: ‘你有很大的上升空間??!你有非常廣闊的前途??!’啥意思?就是你現在的水平太低!所以上升空間大,前途廣闊!”

所以,被罵時生氣,被表揚時也要掂量掂量,不要高興得太早了。

其他網友回答

罵人也有高、中、低之分,低級的罵人,自然是污言穢語,如同潑婦罵街;中級的罵人一般不帶臟字;高級的罵人,不但不帶臟字,而且拐彎抹角,他罵你,你一開始是聽不出來的,細細回味后才發現自己挨罵了。我覺得文人優雅的罵人,就應該是這樣子的。

還是舉例子說明。北宋初有個名士式的文人,叫做安鴻漸,名氣挺大,但有一個臭毛病,瞧不起人。有一個市鎮的“所由官”(胥吏),一日帶了兒子凌策前來拜會安鴻漸,請安鴻漸給兒子取個好名字,安鴻漸想了一下,即為凌策取字“教之”。

凌策父親很高興,回家了?;丶液笞屑氁幌?,才發現安鴻漸在罵自己和兒子。原來,《孝經》有一句話說:“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”。安鴻漸通過別解“教之所由生”之句,拐彎抹角地嘲諷凌策出身于胥吏之家。

后來,安鴻漸當了教坊伶官,而凌策當上宣徽院長官,教坊隸屬于宣徽院,換句話說,凌策成了安鴻漸的領導。凌策猶有點記恨,對安鴻漸說:“汝今世之一禰衡爾,才雖不逮,偶免一烹焉?!?/p>

不過,安鴻漸拐彎抹角罵人的毛病還是改不了。又有一回,安鴻漸在街上遇到贊寧與幾名僧人,當時贊寧當了“僧錄官”——朝廷主管佛教事務的官員,安鴻漸取笑他:“鄭都官不愛之徒,時時作隊?!边@也是雅罵,有典故的?!班嵍脊佟敝柑颇┰娙肃嵐?,他曾為表達對武則天寵幸和尚薛懷義并賜其紫衣之舉的厭惡,寫過一首詩:“愛僧不愛紫衣僧?!卑缠櫇u借這個典故,調戲“僧錄官”。

贊寧呢,聽后反唇相譏:“秦始皇未坑之輩,往往成群?!币彩茄帕R。

其他網友回答

從古至今,歷朝歷代的詩話,筆記中,都記載著許多的琢字煉句的文人逸聞佳話?;虺爸S,或戲謔,或調侃。這些故事形式活潑,風趣幽默,發人深省。同時也彰顯著漢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和文化視野。凸顯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豐富的人文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,代代相傳,歷久彌新。

就舉一個紀曉嵐的故事,與大家分享。

紀曉嵐對諷“石先生”

清代著名的文學家紀曉嵐學識廣博,才華橫溢。據說,小時候,他很調皮,常常惹得老師啼笑皆非。他的私塾老師是個古板的老學究,人稱施先生。

有一天,紀曉嵐把一只小鳥帶到學堂去玩。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,老師來了。紀曉嵐只得把小鳥藏在磚墻的后面,可還是被老師發現了。施老師也不做聲,就開始講課。當老師信步走到墻邊的時候,突然推了一把磚頭,小鳥就被活活擠死了。施老師還吟了一句“細羽家禽磚后死”。

紀曉嵐見了心痛不已,但他靈機一動,就對老師說:“老師,我給您對個下聯可以嗎?”老師樂意地點頭“當然可以”。紀曉嵐便說:“老師的上聯是“細羽家禽磚后死”,有細必有粗,有羽必有毛,有家必有野,有禽必有獸,磚對石,后對先,死對生”。所以我的下聯是:“粗毛野獸石先生”。還請老師指教,如有不對的地方請老師改一下吧。

施老師聽了,知道是紀曉嵐用諧音在罵他,可是捻著胡子想了半天,也沒有想出更好的下聯,只得無奈的拂袖而去。

其他網友回答

文人之間罵人文縐縐的,雖不帶臟話,卻一針見血,讓當事人心中十分不爽。關于文人罵人,我記得有以下幾個。

一、蘇軾與佛印和尚之間文罵。

某天,蘇軾登門拜訪佛印,剛見面就問:你看我是什么呀?佛印立馬答道:你是一樽佛呀。蘇軾聽后洋洋得意。隨后,佛印問蘇軾:你看我是什么?蘇軾想提弄一下佛印,脫口而出:我看你是一陀屎。佛印聽后笑而不語。

回家后,蘇軾把這件事洋洋自得地告訴蘇小妹,吹噓他讓高僧佛印啞口無言。蘇小妹聽后搖頭說道:哥哥呀,佛印的境界比你高多了,他心中有佛,眼見萬物都是佛,而你境界太低,心中只有屎。佛印不跟你一般見識,用無語反擊了你的自大和卑劣。

二、岳飛在《滿江紅?怒發沖冠》中怒罵金人,直抒胸臆。

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
在這首詞中,岳飛罵得很直接,大快人心,雖然不夠含蓄和文縐縐,但準確表達了他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,倒也符合他是武將的身份。

三、白居易在《紅線毯》中寫道:宣城太守知不知?一丈毯,千兩絲。天不知寒人要暖,少奪人衣作地衣。

在這首詩中,白居易對宣城太守的行為,用夸張的手法加以諷刺和譴責,情感真摯強烈。

四、杜甫在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中》的名句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”。

這句詩恐怕是抨擊和怒罵社會現實的最著名的詩句了,字字如刀,字字見血。

五、李白在《雪饞詩贈友人》一詩中,罵一個對他移情別戀的歌妓。

李白寫道:彼婦人之猖狂,不如鵲之疆疆;彼婦人之淫昏,不如鵲之奔奔,坦蕩君子,無悅簧言。

大致意思是說,這個歌妓猖狂淫蕩,連禽獸都有固定配偶,而這個歌妓荒淫無恥,喜新厭舊,連禽獸都不如。

由此可見,李白罵起人來挺毒辣,全然沒了詩仙的風范。

我能記住的就這5個,歡迎大家再補充!

其他網友回答

謝謝邀請!文人如何優雅的罵人,這個問題提了好!首先在古代的文人中就出現了罵人不帶臟字,以前的時候也沒有,那么臟的話來罵人,基本罵的都是笨,豬之類的話語,現在罵人都是,那爹,罵娘的,惡俗!我舉幾個古代罵人不帶臟字的幾個人!

第一、諸葛亮、三國演義的神諸葛,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東吳幫他!有一句話說的好!巧言如簧,顏之厚矣!翻譯,就是說從來沒見過如池厚顏無恥之人.

第二紅樓夢也有一句,子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,形容忘恩負義形容說他是白眼狼。

第三,蘇軾有一句詩,寫著塞上縱歸他日嗎?城東不斗少年雞,意思是形容我才不跟你們這些小人做計較。

第四,高明的一句詩,琵琶記,我本將心向明奈何明月照溝渠,就是說,我這的好心好意。都喂狗啦,

第五,《詩經》里面有一句詩說的蠻好的。相鼠有齒,人而無止,人而無止,不死何矣,意思是說老鼠都比你強。謝謝,總結完畢

以上就是小編關于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的分享,希望對你有用。

版權聲明
а√最新版天堂资源